bob官方入口主要特点 ➢ 新能源材料能把原来使用的能源转变成新能源; ➢ 新能源材料可提高贮能效率,有效进行能量转换; ➢ 新能源材料可以增加能源利用的新途径。
➢ 氢能热值高,如燃烧1kg氢可发热1.4×105kJ,相当于3kg 汽油或4.5kg焦炭的发热量;
➢ 干净、清洁,燃烧后生成水,不产生二次污染; ➢ 应用范围广,适应性强,可作为燃料电池发电,也可用于
• 氢能利用关键是高密度安全储存和运输技术。 • 氢密度很小,单位重量体积很大。目前市售氢气一
• 为缓解和解决能源危机,科学家提出资源与能源最 充分利用技术和环境最小负担技术。
• 新能源与新能源材料是两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• 新能源的发展必须靠利用新的原理来发展新的能源
系统,同时还必须靠新材料的开发与利用才能使新 系统得以实现,并提高其利用效率,降低成本。 • 发展新能源材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根本途径。
➢ 已探明的173万亿立方米天然气仅够开采63年; ➢ 已探明的9827亿吨煤炭还可用300年到400 年; ➢ 已探明的铀储量约490万吨,钍储量约275万吨,全球441座
核电站每年消耗6万多吨浓缩铀,仅够使用100年左右。 ➢ 世界各国水能开发也已近饱和,风能、太阳能尚无法满足
➢新能源材料 ➢储氢材料 ➢新型二次电池材料 ➢燃料电池材料 ➢太阳能电池材料 ➢核能材料
•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,是现代 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。
• 某些无机化合物和氢气发生化学反应可储氢,然后 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可放氢。
• 新能源材料是指能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 发展新能源技术所需的关键材料,主要包括:
• 储氢合金为代表的储氢材料 • 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二次电池材料 • 质子交换膜电池为代表的燃料电池材料 • 硅半导体为代表的太阳能电池材料 • 铀、氘、氚为代表的反应堆核能材料 • -------------
• 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,能源消耗巨大,能源利用 率不高,能源结构也不合理。
➢ 2009年,中国风力发电量达到了25.8亿瓦,超过了德国 的25.77亿瓦,仅次于美国35亿瓦;
➢ 2020年,中国将投入足以实现年发电量150亿瓦的风力 涡轮机,成为世界最大的风能生产国。
➢ 尽管在新能源领域有了大规模的增长,但风力发电量只 占据中国电力消耗总量的1% 。
般是在150个大气压下储存在钢瓶内,氢气重量不到 钢瓶重量的1/100,且有爆炸危险,很不方便。 • 为解决氢的储存和运输问题,人们研发了相应的储 氢材料,主要包括活性炭、无机化合物、有机化合 物以及合金化合物四大类储氢材料。
• 活性炭比表面积可达2000m2/g 以上,低温加压可吸附储氢。 活性炭原料易得,吸附储氢和 放氢操作都比较简单。
• 2011年11月,从小桐子中提炼出的生物航空燃料应用于 波音747客机在首都机场首次验证试飞成功。
• 本次试飞由国航、中石油、美国波音公司和霍尼韦尔公 司合作完成,我校陈放教授应邀参加。
• 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已具备研发生产航空生物燃料的技 术能力,这对于促进生物燃料应用,应对气候变化、解 决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。
• 2009年,世界第八大石油公 司巴西石油公司旗下的生物 能源公司代表来到成都,与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洽谈 ,希望能将四川的麻风树引 进到巴西种植。
• 麻风树是世界上公认的生物 能源树,其果实可全部用来 炼取生物柴油,而且在“碳 汇交易”市场上具有巨大潜 力,
• 借助储氢载体(如苯和甲苯等)与H2的可逆反应来实现, 包括催化加氢反应和催化脱氢反应。
• 该法储氢量大,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的理论储氢量分别 为7.19%和6.18%(质量分数),比高压储氢和金属氢化物 储氢的实际量都大。储氢载体苯和甲苯可循环使用,其 储存和运输都很安全方便。
• 在一定温度和氢气压力下能多次吸收、储存和释放 氢气的合金被称为储氢合金。
• 目前,世界能源消耗还是以煤、石油、天然气之类 的矿物能源为主,不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,而且矿 物能源不可再生,能源枯竭已成为共识。
➢ 已开采800亿吨石油,按现在的开采速度, 地球上已探明 的1770亿吨石油储量仅够开采50年;